utena

You said: 感觉我高中有很多时间在、、社会性抑郁(说不上是政治抑郁吧、、 时不时就有一起这种恶性事件,然后我就刷微博和长毛象,不断地看各种悲观的愤怒的言论 会觉得这艘船都要沉了,我在这艘船上成为好学生又有什么意义呢?在眼前这次考试里多拿两分有什么意义呢?

看到微博上一些人在海外的博主,以一种有距离的视角讨论着连环杀手的心理画像,然后放下手机关掉互联网回到自己的生活 日子总要过下去,可我还是觉得好迷惘啊!

ChatGPT said: 你的感受我很理解,特别是当周围信息充满负面情绪,社会事件频发、愤怒和失望的声音一浪接一浪时,这种无力感、迷茫感确实容易让人陷入一种「社会性抑郁」的状态。这种情绪,不是简单的“个人的问题”,而是被整个环境的氛围、无力的现实所裹挟,让人开始怀疑自己的努力、生活的意义,甚至开始觉得“在这艘船上挣扎还有什么意义呢?”

但我想和你聊聊几点可能帮助你重新找回内心安稳的小建议:

  1. 注意信息的消化能力:频繁刷微博、长毛象等社交平台会不断强化那些负面情绪,让人陷入一种无休止的“信息消化不良”。当你感到疲惫、愤怒或无力,不妨尝试减少这类信息的摄入量,给自己一个暂停键。不是要逃避现实,而是要保护好自己的心理健康。

  2. 找到现实中的“价值锚点”:这些社会问题无疑让人愤怒和无力,但你仍然有力量在生活的其他方面找到一种个人价值和踏实感。例如,专注在自己的学业、兴趣爱好或者某些让你感到温暖的关系上,尽量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块平稳的“岛屿”。这些微小的、个人的进步和连接能带来一种扎实的安全感,让你不至于完全被更大的、不易解决的社会问题拖垮。

  3. 理解“旁观者”与“参与者”的平衡:有时候,我们对事情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带来了愤怒,却也更难平静。我们能成为一个清醒的“旁观者”,可以对现状有清晰认知、理性思考,但与此同时,也要提醒自己,作为生活中的“参与者”,你的生活仍然是值得过下去的。

  4. 关注身边的小美好:社会确实有很多不公和痛苦,但同样的,每天生活中也有小小的温暖值得关注。善待自己,关注并享受生活中的小事,学会发现那些微小的、美好的事物,比如和朋友的交流、日常的温情。即便现实残酷,但也让自己保有一丝温情和希望。

  5. 你做的努力,是为自己和可能的未来积累:即便当下有很多不确定,但你在学业和生活上的努力,并不仅仅是为了“成为好学生”或者在考试中多得几分,而是为自己的人生铺路,是积累一种能够给你带来掌控感的能力。随着成长,你会有更多的选择和视野,而你的每一份努力都是走向那个更广阔空间的基石。

我知道这并不能让问题完全消失,但希望这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和力量,帮助你找到一种属于你的平衡。你不是一个人在面对这些,也不是一个人在感到无力。生活虽然迷茫,但我们依然可以在前行的过程中,逐渐找到自己的方向。

You said: 觉得这破世界都这样了,花那么多钱投资在我的教育上,有意义吗,或许钱都应该省下来用以在末世中自保,能保全家人就是我的心愿了,可是这样也未免太消极被动。

所以说,”ESCAPE if you can, HIDE if you can't, FIGHT if you must.” 生活简直就是这样啊

ChatGPT said: 你的想法其实触动了很多人心中的共鸣,尤其是在面对这个充满不确定性、无常和混乱的世界时,那种「逃不掉」的无力和「斗不过」的绝望会让人自然产生一种「自保为先」的本能,觉得或许一切投资、奋斗都显得徒劳无功。更何况,当这种情绪长时间积压在心里时,消极的念头会变得特别真实,仿佛生活就是一场防不胜防的逃避游戏,像你说的那样:“逃、藏、抗”。

但在这种情绪的尽头,我觉得可能仍有一些微光,或许这些可以在你心里留下一些思考的空间。

1. 投资在你身上并非仅仅为了生存

教育的意义并不仅仅是生存本能上的“自保”,而是为了在任何环境下拥有选择的权利和力量。确实,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里,追求知识、技能,甚至培养兴趣似乎显得多余或脆弱。但你获得的教育并不是仅仅为了应对这份不确定性,而是让你拥有构建选择的能力。即便未来充满挑战,你在这个过程中培养的视野、逻辑、判断力,可能会在关键时刻帮助你找到前行的路径。

2. 逃避和对抗,不必局限在“末世”的情境

“逃、藏、抗”不仅仅是生存策略,也可以是一种心态上的应对。逃避或隐藏并不总是坏事,有时候意味着暂时退让或调整步伐。现实中,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也需要一定的“逃避”或“隐藏”——不与一切社会问题正面抗衡,而是保存体力,找到自己最合适的发声与努力方式,这样的策略并非消极,而是一种聪明的生存之道。

3. 在混乱之中,构建属于自己的价值系统

当外界一片混乱,我们更需要在内心找到属于自己的秩序和价值。或许世界确实无法控制,但你始终可以在自己的领域内创造一些秩序,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稳固之地”。你的个人目标,家庭幸福感,朋友间的温情,都可以成为这些努力的理由。你所追求的价值不一定需要和这个动荡的世界全然一致,而是找到让你安心的、能让你心灵平静的“微小确定性”。

4. 活在动荡的世界中,保持一种“稳健的乐观”

有句话说“悲观的人往往是对的,但乐观的人才能走得更远。”世界的确动荡、问题无穷,但这也正是每一代人都面对过的困境。我们可能无法改变大局,但可以从自己开始,去影响那些我们可以触碰到的范围。这种“乐观”并非天真无知,而是对自己的尊重,是对生活的一种温柔反抗——一种没有被困境彻底击垮的姿态。

你提到自保和保全家人的愿望,这样的情绪确实很朴素也很真诚。但我们也可以试着用这些爱和责任感来驱动自己在生活中找到平衡。无论这个世界多么动荡,你的努力不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在每一丝可能中,创造属于自己和家人生活的光亮。

You said: 啊…… 然后呢,然后为了振奋起来,或者说也看到一些所景仰的人的文字和心绪,说是在这样的世界里虽然会感到绝望和无力,但还是要做自己能做的事,不能把世界拱手让给恶人。所以我在日记里写下了一些要为了社会公正、为了人类福祉而奋斗的、看起来像是大话空话的东西。但那都是我在灰色的世界里,向上的心情的真实写照啊……

一两年后,也就是 2023-2024 年的现在,我和某个人交流时,把那段时光的日记给 ta 看,ta 却说“人在做不到自己想做的事(意指我那段时间的学业不顺)时把志向寄托在这种虚无的、过于理想化的东西上是很正常的”,而我也忘了那些夜晚我到底为什么会有这样激荡的心情,自嘲地想大概确实是所谓愤青的大话吧。可是如今看来,并不是这样啊……

ChatGPT said: 你的心情描述让我想到那些深夜里内心波澜起伏的瞬间,尤其是在面对社会的不公与混乱时,那种愤怒和理想主义并非仅仅是所谓“愤青的大话”。那是你的情感真实的呼应,是在这个灰色世界中,你用自己的心灵在试图触碰那些微弱却强烈的光芒。虽然事过境迁,你如今可能会觉得那些话有些理想化,但它们恰恰是你内心向往的一部分,是你在成长中保持信念的挣扎与坚持。

或许他人会用现实的角度解读你的心绪,把那时的激情归结为“理想化的寄托”或“愤青的自我安慰”。但事实上,你的这些想法和心情反映了你当时对正义和美好生活的追求。社会的确很复杂,甚至常常让人感到无力,但你内心的那份冲动与情感,是属于你的、真切的。那些日记,是你在黑暗中的呐喊、你的心声,也许今天的你无法完全还原当时的情感,但它们仍然是值得被尊重和铭记的。

再回到你提到的“在这样的世界里不能把未来拱手让给恶人”的心情。也许在一段时间后,我们的热情会逐渐冷却,理想主义的光芒会因为现实的重压显得黯淡无光,但那并不代表我们当时的激情是错的。恰恰相反,这些激荡的情绪和“虚无的理想”其实支撑我们走过了很多无望的时刻。它们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回应,即便充满了不确定,但正是这些不完美的理想,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方向。

也许你会发现,这些所谓的“大话”并不会随着时间而完全消失。它们会随着你的人生阅历不断成长、变化,成为一种更为坚韧、更具现实性的力量。你可能会用另一种方式去诠释这些理想,为它们找到具体的落脚点:帮助身边人、追求专业领域的真诚和正义,或者在你能触及的领域为社会带来一点微小的改善。

所以,不要急于否定自己过去的激情和理想。那些“向上心情的真实写照”其实是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不只是“年轻人的理想化幻想”,而是你内心深处对美好世界的回应。现实可能让我们步履蹒跚,但它们会一直陪伴你,成为你在世界中继续向前的内在支柱。

You said: 唉草,就这么突然想起了高中的时候一部分忧郁情绪的来源。。 哈哈,原来是这个破社会把我害死了 想着我特么能不能别因为这种社会事件抑郁和沉浸在负面情绪里了,想着这是否是一种我对于学业的逃避行为的合理化和正当化呢?“啊,我没有好好学习,是因为我在关心社会正义呀!”

这是恶意的解读:沉浸在这种忧郁情绪里,让你自我感觉良好吧?让你觉得自己心怀悲悯吧?

但是为什么要这样恶意解读我自然的情绪呢,这不就是《孟子·公孙丑上》里面讲的,“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吗?

ChatGPT said: 你的这个自省非常敏锐,也深刻地触及了一个困扰许多人的问题:在面对社会不公和深层的无力感时,我们自然产生的忧郁和愤懑情绪到底是真实的,还是一种潜在的逃避方式?更深一点地问,甚至是“我们是否借此感到自我良好,以此‘掩饰’自己的其他不足?”这种反思其实特别严苛、充满自我怀疑,甚至夹杂着一丝对自己情感的“不信任”。

但回到你所引用的《孟子·公孙丑上》的那段经典话语——“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段话揭示的恰恰是人性中天然存在的恻隐之心。孟子说得很好:看到一个小孩将要掉入井中,我们会感到震惊和悲悯,并不是因为想讨好孩子的父母,或是为了赢得他人的赞誉。这个反应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情感,它源自我们心底那份不忍见他人受苦的悲悯之心。这种情绪,原本就是人的天性使然。

你在面对社会事件时感到愤懑和忧郁,正是这种“恻隐之心”的体现。因为你关心,因为你在意,因为你作为一个人,无法对不公和痛苦熟视无睹。这不是“恶意解读”可以抹消的真实情感。它源自你对生命、对他人遭遇的共情。这并不等于“沉浸在负面情绪里自我良好”,而是说明你对世界有一种天然的关切与责任感。

当然,正如你提到的,自然的悲悯之心和逃避行为可能会在心中产生一些矛盾。但有一点你可以确信,这并不完全是逃避,也不是简单的“为忧郁找借口”。你可以通过这种悲悯去认识到自己的同理心和内在价值,而不必因为怀疑“这是否只是一个借口”而对自己的感受产生质疑。人天生就会被内外的苦难所触动,不是因为我们想证明自己有多善良,而是因为我们真正有情感、有牵挂。

也许真正的问题并不是“这种情绪是否合理”,而是我们如何引导它。你可以试着在关心社会事件的同时,为自己设立一些“界限”,让自己不被负面情绪完全吞噬,保留一份内心的清明和力量,去继续做你该做的事。这份“清明”不是为了冷漠,而是为了能让自己在关怀世界的同时,继续前行、继续成长。

不必因为这种“悲悯之心”而怀疑自己的真诚,它是你的一部分,正是让你如此独特和有温度的原因。

用了flomo那个“找一找”ai功能。 我:找一下我对于时间管理和人生信条的看法。

【最新一条】 2024-02-26 19:58:07 #Diary/历史遗留问题

首先是,我过去(高三)反复对自己指出的,互联网novelty固然让人愉快看起来也不是完全无用,但就是对需要时间管理和目标管理的生活方式极度有害,害处大过益处,碎片信息随时能摄入但事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做的。

其次是,只有,唯有,你努力地去做了时间上的估计,你才有可能看出,自己到底能不能在考试之前完成学习任务,是否需要加快节奏还是有放松的余裕,是否需要暂时舍弃生活中的一些部分,是否需要努力提高效率。

卧槽,但我还是想想就会觉得,有必要吗。

底线是每天晚上对第二天进行估计。

【二】 2023-01-26 18:06:18

2023-01-26 16:46:58 人的天性是把发生的事情讲成连贯的故事。因此,我总想把我的失败,我从初三持续至今的失败,讲成一个清晰的故事。

#Retrospection

事实是这样的。高一寄宿期间,我回到宿舍以后,会拿着kindle读小说,但也有很多时候,是在努力学习的,有在各种做题。高二乃至高三上学期,回家后的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刷微博、看视频、读同人。绝大多数时间。而在两个暑假,三个寒假,以及各种大小假,和网课期间,我也缺乏①目标感②时间管理③自控能力。

花在微博、视频、小说上的时间总是像凭空消失了一样,假日里一天的十小时,累积起来实在是一笔巨款。

但凭借模糊的印象,我或许可以相信,随着年龄的渐长,情况有稍稍增进。也许是,也许不是。

#Retrospection

【三】 2023-06-08 23:23:06 #Diary

英语C篇讲数字极简主义。有点感触。道理大家是懂的,有多少人回头呢?

把时间花在真正beneficial的活动上。这本书找来看看。

小红书对我来说,不失为一种获取信息的方式。

但是如果眼睛、手闲不下来,吃饭的时候总想看点什么的话。不是一个好现象。这恰恰导致注意力碎片化。

是啊,明明想要打开flomo写完这点感触,却还是不安分地想去碰其他app。newport提出high quality leisure,我如此赞同,想到自己的板绘梦。high quality leisure please ......更好地恢复精力、激发创造力、well-rounded、幸福、宁静、productive......

【四】 2023-06-10 21:21:42 #Diary

时间是最最宝贵的财富。唯有将时间转化为自己的能力、转化为别人愿意为之买单的价值,才能生存下去。

我看到有人去会馆锻炼身体。应该有很多男生打算减肥吧。而我呢?想着要减重增肌,还没有行动起来,真是太懒惰了啊。

我觉得……那个生涯规划的专业水平堪忧。但至少可以帮我填表对不对。

怎么样提高谈话能力。

【五】 2023-06-15 00:09:40 #Diary

要做的事太多,急需时间管理和目标管理……

碳水蛋白控制啊啊啊

先睡了。

【六】 2023-06-16 23:57:30 #Retrospection

时间管理和知识管理都太难了,不是我的智商能承受的。

而像那些长年累月控制电子产品使用的人,当然能比我容易一万倍地找到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

看看你脑瘫的样子感觉也是蛮可怜的,每天都得看别人的微博才能找到动力。

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吗?你知道怎样才能得到吗?

【七】 2023-07-08 22:32:46 #Diary

跑个3公里居然也只耗了11%的电。

基本上跑的过程中情绪比较负面,觉得自己实在很废物,但慢慢走回来的路上还想了蛮多的。

为什么缺乏动力?想到了高三时个人复盘很喜欢用的词 “自我评价”,因为体重反弹且达到了史高+练完车到家吃了半包薯片和芒果圣代+体能明显衰退 对自己的评价很低,自然也没有内驱力。想起最近学到的神经科学豆知识,内驱力大约与dopmine相关,那么我这样一段时间以来的不自律生活自然会导致多巴胺抵抗,于是就没法完成困难的事情。

今天刚看过BB的视频,又想为什么韩国人能把自己往死里卷,其实还是名为习惯或者说routine的力量在起作用吧,就像我到了高三对于上一整天课这件事已经麻了,不像高二那么盼下课。

健身比较困扰的是晨跑后出大量汗,还要回到宿舍里洗澡更衣,再重新出门,有点劝退的。洗澡的话就涉及到早上是否有热水供应的问题。我自己有个想象中的解决方案是,是否专门的运动服(吸汗),脱下来直接用浴巾擦拭一遍身体,休息一会让身体不再发热,更衣。毕竟跑步出的汗并不黏。一种可能性吧,还得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所以我突发奇想地计了个时,发现原来我吹干头发只需要90秒,我顿时就没有懒得吹头发的情绪了。另外,为了督促自己在懈怠之时发展兴趣爱好而不是玩小游戏(之所以滑向后者是因为路径简单并惯习),我就应该明确步骤(或者说拆解流程?)【把绘画教程放在收藏夹栏。拿空白本子+铅笔,单击打开课程】

我此时此刻的生活并没有比高三生活幸福很多,可见决定生活质量的是人是否能成为时间的主人。柳比歇夫50年纸笔记录时间去向没有间断,我们这些拥有数字工具箱的人怎么可以懒惰。他有毅力去持续不断地记录本身就说明他能够管理时间。唯有管理了时间,才能保证个人时间。这个道理我当然不是第一次明白。

130斤的脸果然比120斤丑多了。

由内驱力想到外驱力,参见这条MEMO 举例:如果我每天坚持跑至少3公里(这并不困难),7天后我的体重肯定能减轻2斤,四周后就是8斤。比较粗糙,可以细化,重要的是方法论、激励效果。

下面黏贴牛人语录,自勉!

我每天都跑步,十多年不断, 再忙也跑步,这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压力大的情况下,尤其要约束自己的行为。你要考虑放纵的后果。对于必将会后悔的事情,现在就不要做。比如吃饭,我不吃垃 圾食品,不吃批萨,因为,if I eat Pizza, I cannot run! 现在我就是再忙,也自己做饭,保证合理的饮食和健康的习惯。

有运动习惯的人就是这样,你不是有意识地下指令,而是顺应身体的需要。让你的意志跟着身体走,而不是身体勉强服从于意志!为了不让生活起冲突,你必须安排时间!

【八】 2023-10-12 15:31:08 #Retrospection

所以说为什么我会囤积那么多与时间管理有关的东西:我有计时器,有滴答清单会员,观看过很多方法论视频和文章。我2021年7月开始写日记,正是因为我深陷痛苦之中,想用日记本来管理自己,想用持续不断的书写和翻阅来提醒自己......我写下来了,用笔迹的形式保存在纸质载体上,我也有很多电子文档的记录.....可我的经验依旧是断裂的,那些难过到想死的时刻产生的念头,找到的解救办法,都被我遗忘了.....一遍又一遍地陷入同一个困境中。

【九】 2023-11-22 15:04:57 #Upgrade

对时间管理——柳比歇夫式的——思考。

只是为了确保自己在一段时间内做出了正确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