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lpolva Write

Reader

Read the latest posts from Stelpolva Write.

from 奈芙莲 • 糯可

让我再测试一下 pwq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sed do eiusmod tempor incididunt ut labore et dolore magna aliqua. Ut enim ad minim veniam, quis nostrud exercitation ullamco laboris nisi ut aliquip ex ea commodo consequat. Duis aute irure dolor in reprehenderit in voluptate velit esse cillum dolore eu fugiat nulla pariatur. Excepteur sint occaecat cupidatat non proident, sunt in culpa qui officia deserunt mollit anim id est laborum.

 
阅读更多

from 奈芙莲 • 糯可

更新到了 Writefreely v0.16.0

主要特点

Fediverse Likes

您现在可以看到有多少人“喜欢”了您的帖子!如果您的博客启用了联合,则联邦中的读者可以“喜欢”您的帖子,现在它们将作为博客文章的简单计数显示在 WriteFreely 上(仅对您可见)。

Improved Articles in the Fediverse

WriteFreely 的帖子现在在联邦中看起来更好,尤其是在 Mastodon 和 Threads 等微博平台上。现在,这些平台(以及任何其他支持包含 previewsummary 字段的长 Article 的平台)将显示您的帖子的摘录以及指向它的链接。

在 Ghost 等一些 ActivityPub 已经支持长篇 Article 的平台上,您的 WriteFreely 帖子将一如既往地展现出完整的内容。

Fediverse Creator Tag

我们添加了对 fediverse:creator 标签 的支持,它将在您的 WriteFreely 帖子旁边显示另一个 Fediverse 个人页面(例如您的 Mastodon/Sharkey 帐户)。

要将此标签添加到您的帖子中,请转到博客的“自定义”页面,然后在“验证”下重新输入您的 Fediverse 用户名(例如 @[email protected]),然后保存您的更改。然后,在您的 Mastodon 实例上,转到“编辑个人资料”>“验证”选项卡,然后在“作者归属”部分下添加您的 WriteFreely 实例。然后你就准备好了!

其它更改

参见 https://github.com/writefreely/writefreely/releases/tag/v0.16.0

 
阅读更多

from 七月振り返り

漫长的一个月!!但是又感觉时间过得很快!!我手帐的月历表memo、做了一个done-list结果都快把一列写满了……

一、原创漫画

【分镜(画完)】:2

(1/2) 这个月刚开头的手感就很好,7/1号晚上花了4小时把6p的分镜画了,非常流畅,也得到了好评。 故事是双胞胎姐妹杀夫百合,姐姐婚孕,妹妹心生嫉妒,勾引姐夫,在他没防备的时候把他宰了。姐姐目睹尸体现场,妹妹说姐姐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但是男人什么的不需要啦。最后姐姐要帮妹妹处理尸体,也就是说在丈夫和妹妹之间她选择了妹妹,妹妹因此很开心。

修改点:修改双胞胎的人设,开场引入,剧情上加醋(勾引男的再杀),杀人场面拉长,加入跨页,这样改完再看看

(2/2) 月末也在ddl前支棱起来,花两天画了12p,第三天进行修改,成了14p,这是第一次做完整的原创作品,评价还行(很美的故事,分镜也漂亮,有亮点;很可爱;不足以得奖,因为娱乐要素不足) 故事是一个叫黑丸的柴犬妖怪和捡走他的女孩一起生活几十年,一眨眼女孩变成了老婆婆,要死了,黑丸不愿接受事实,四处寻找让她不老不死的方法。

这个我也许可以再修改一下,不过我目前更要紧的是把它生出来交差,当我的开刃作,所以发给别人求反馈可以,再改我觉得应该来不及了吧。

【原稿】:4

(1/4)3p现代都市百合漫,甜美元气妹和剑道少女幼驯染,俩人交换身体,因此见到了从未见过的风景(从对方的视角看自己)。

不足:从作业做成的原稿,所以分镜上有很大的问题,就是可读性不强,没有考虑到怎样对读者引入。现在打这个一句话简介我倒是能想到怎么样才能让故事更有趣的展开,可以说画完了一些东西之后等级提升了吧! 作画上的问题也有,就是整体看起来完成度不高,压黑的地方和不同浓度的灰度都不够。这个应该多抄一下喜欢的作者的画风。

(2/4)2p失业社畜被小孩安抚,是定题作业。这个没啥好说的,而且也没有画完,问题和上面一样,黑度不足。

(3/4)1p纸绘原稿,作业,网点纸其实贴的不算好,但是贴了,而且有不同浓度,最后看起来就还行,而且从B4原稿纸缩成单行本大小的话观感就更好了(因为纸小了,就不显得画面空)但是感觉还是不够我脑子里想象的那种完成度。总之就是多临摹多抄表现方法/演出手法吧!

(4/4)1p纸绘插图,作业主题其实是用网点纸表现天空(云彩)和水边,但是这个是第一次!第一次!我的兄弟oc出生了!他们的故事我画了十几页废稿都还没生出来呢,倒是在插图里出生了,我很欣慰,而且画的很好看很震撼,我很喜欢。画了春天的阿尔卑斯山,雪水融化,溪流奔腾,哥哥带着弟弟去玩水,弟弟抓螃蟹。(阿尔卑斯山有螃蟹吗??这能活?)

其他的作业就不写了,反正都还挺多的……上边是我最自豪的一些。

【分镜(待做)】:2

(1/2)伪人百合,交完稿的作家在深夜的便利店遇到史莱姆状黑泥怪物,对方模仿她的样子,与她形影不离,住进家中,而作家想要摆脱这个复制品…… 其实还没想好怎么继续往下发展呢,总之作家是要对伪人发脾气的,但是不设定好伪人是个什么心态的话就没法抛接球,而这个心态的设定就需要找到主题……一切都还没想好,我觉得总之先瞎扯一个硬画吧。

(2/2)sf恐怖系,虫族殖民地球,百年后人类只剩下肉畜和宠物两个人种,其余的差异只算是花色。男女主是宠物人类,他们的虫主自称妈妈。女主精心打扮期待着成人夜,却被逼着和一生视作哥哥的男主配种……在那之后又见到了肉畜人类……应该还会有像地下党那样流亡反叛的野人……最后他俩一起逃,男主却为保护女主死了,妈妈含泪吃了他的血肉,为什么我爱着的宠物肉却这么好吃呢? 总之一个大混战,我得想想怎么加醋然后弄一个大性癖之作。最近发现自己很爱恐怖系和身体恐怖啊!

二、同人

7月上半月狂画同人给我自己都画无语了,总之还是在沉迷宝钻的一个月,报菜名一下:Feanolo吻手礼,2pFeanolo纯构图(幼熊憧憬),2p费诺丹梗漫之费诺喜欢老婆当1的样子,插图费诺剖腹取钻,5p费诺里安弱智家庭梗(小五当哥),插图双梅熊贴贴(醋是二梅靠在大梅肩上睡觉),拓展4p双梅熊能量差异+supportivedad费诺,额,然后整整两周没画同人一直在纠结折腾我的作业和原创(最后也就最后才画出来了) 很恐怖的就是搞同人的灵感就像海绵里的水,你忍一忍,它们就都蒸发了……!!我想着保存精力强行不画同人的画,最后就只能是同人也没画原创也没画,这太恐怖了!!!

三、生活和其他

基本上就是见缝插针的活着……每天通勤单程一小时快压垮我了,数了一下这个月起码有四分之一以上的时间在喝酒,然后一周多的时间在想死和浑浑噩噩,不过这样总览一下反馈,难道其实是给我自己累得……?? 时而自己做饭时而去超市捡打折便当,几乎天天想睡觉,不喝咖啡脑子就不转,吃了好多次小蛋糕,在坚持洗衣服和吸地和打扫厨房和洗脸台和倒垃圾了,我基本的生活状况,好想奴役一个人帮我打理一切照顾我自己啊!

此月的另一个大事,就是我,经过ao3的面试,正式成为一个ao3的支持志愿者了!虽然才刚开始培训吧,看内部文档看得迷迷糊糊、内容实在太多了我迷失在wiki已经三天了……要不先退回去看点别的吧……(不太敢看Slack呀,感觉,好紧张!因为我还没说过话,所以,看别人的消息的话就更紧张了!怕人说我怎么一直不去说话呀!)

还有就是中途开始热血上头非常随意的、捡起来法语试图重新学了,在通勤途中点开邪恶绿鸟软件点点点……虽然感觉没有太大用吧,不过,每天接触一点点,就当知识丰容了,给大脑一点别的刺激!

大概就这样,来吧美好的8月,8月我也有超——多事要干啊!

 
もっと読む…

from maki

180天发9首歌的创作过程分享(6) 8.When Magenta Turns Pink(Synthwave) https://open.spotify.com/track/11aM6TWsCMYzLAVL9y2MOH

时间来到四月中旬,第八首歌做什么曲风是我必须马上思考出来的问题。想到队长说的平时爱听什么就做什么,又正好在Splice首页看到一个 Synthwave 的音色包。点进去听了一下,有种熟悉的感觉。好像平时也没有特地去听这种曲风的歌,但感觉……小时候电视里经常有?

总之又随便找了几首 Synthwave 听了一下,看了一个 Youtube Shorts 的教程,迅速确认就做这个了。然后又迅速确定歌名叫做《Magenta》,单纯是因为那个音色包的封面是这个颜色(Synthwave 标志性颜色之一?)。(大概做到一半的时候感觉这首歌变得更光明了,所以改了名字)

这首歌的 lead 写作过程跟上一首差不多,没有磕很久(不太提倡这种行为……)。大部分时间花在怎么让一个不算出众的旋律变成一首整体还可以的歌,而不是怎么写出一个出众的旋律。因为我感觉自己的旋律写作能力也就那样了,可是这样的人偏偏想做Pop,唉(跑题)。

做到这首歌的时候我有一种非常明显的感觉:随着做的歌越来越多,一首歌做到什么程度可以交出去,是会越来越明确的。你能明确感知到,这样还不够;再鼓捣鼓捣,哎这样可以了。就像感觉到自己饿了或者困了那样……对比我做第一首的时候编到一半就心里没底求助队长,我觉得这是很大的进步,而且这种进步似乎只能通过多做才能获得。

但问题是在这个自己确定可以了的节点到来之前,几乎肯定是会疲惫的。感到累了、枯竭了、没招儿了的节点,一定会先到来。主要表现为挠头、叹气、摘下耳机呆呆望着远方口中念念有词等。有点像长跑里面说的极点和第二次呼吸的概念(没有体验过,只是听说)。对于如何度过这个极点,我有几个小妙招供大家参考:

1.给自己设定一个数字,这首歌的轨道数目必须不少于这个数字。

记得有一次上课胖老师说他觉得轨道太多了不好,我汗颜,因为我的轨道就非常多(经常有五六十轨)。但我觉得对于刚开始做歌的新手来说,因为你对一首歌做到什么样的丰富度才合格这个问题的认知是不足的,所以靠数量让你有点概念,不是坏事。

当然也不是说要无意义地堆砌。而是在你的工程才初具雏形但你已经很疲惫的时候(注意这个前提),让你的大脑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如果这首歌在最高潮的部分还缺一个点睛之笔的音色,它应该是什么类型的音色?如果这首歌还需要五种fills,我希望它们是什么?

这个问题的镜像问题是,如果这首歌只能保留特定数目的轨道,你打算删掉哪些。有时候堆多了,自己都感觉不到难听,删一删效果才会好。这是比较难的部分。一个是你可能听不出来,一个是可能舍不得删。这个阶段可以多听听他人的意见,并且做一个狠心的人。如果一个轨道影响了整首歌的观感,即使你花了最多时间写它,写完超级得意,还是要删的。不过熟练了之后基本上不太发生这种情况,你超级得意的部分不说人人称赞吧反正不太可能被要求删掉这样子。

至于轨道的目标数量,我觉得可以以你前几首过审歌曲的平均轨道数量为基准(哈哈哈哈,所以你至少要过审一首歌才能使用本技巧)。

2.复制粘贴

又是一个听起来不太体面的方法,原理跟上一条是类似的,都是先强行把大框架支起来,至于填什么,你自己想办法。

具体做法是先编前半首歌,编得差不多了之后,把间奏的小节数留出来,然后把前半首歌直接复制粘贴到间奏后面,再留出结尾的小节数,然后用locator把每个部分都标好,intro,verse,break什么的(结尾最好也标一下,比较有仪式感……),选中locator上面的长条(不记得名字,好像是叫loop什么东西),看看这首歌的总时长,心里有个数(也有个奔头)。

这个动作很简单也很那啥,就是复制粘贴嘛,我都有点不好意思讲,但真的有用……你可能会说只是简单复制粘贴怎么行呢,哪有这样编曲的。对,确实不行,谁都看不下去,这种看不下去的心情,就是你接下来编曲的最大动力……

这种做法有两个好处,第一让你看清全局,完整的歌曲结构是怎样的。从此你面对的不再是没完没了的时间线(这会令人潜意识中恐慌),而是locator长条框起来的那部分,是有限的,外面的东西不用管。这会给你一些安全感。

第二也是转换思维的作用。主体部分已经有了,接下来你的思考出发点变成我要做些什么才能让复制粘贴的这部分变得不一样。你不需要无中生有,而是根据已有的东西去修改。听起来工作量直接减少了一半有没有(。)

这也是做音乐的神奇之处。别的艺术比如说写小说,总不能写到一半然后把前面内容复制粘贴直接字数翻倍(除非某些先锋小说hhh)。俗话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突然拔高)。有时候我看着Live一个一个的clip真的感觉自己在贴瓷砖。

3.把找音色当成一种奖励

记得有节课说编曲累了可以做点声音设计,拧出一些奇奇怪怪的声音录下来以后可以用,还可以让大脑休息,如此形成编曲和声音设计的永动机(?)

这个我暂时还没做到,累了就什么都不想拧,但可以做到的是在别人做好的各种音色里面挑挑拣拣看看这个看看那个。结课之后我有买一些音源(有冲动购物的成分,慎重),里面的预制音色都够看好几天的了。

但我想说的重点是对于挑音色这件事自古以来分两派(?)一派认为选一个还可以的先编曲编好了再换;另一派认为音色具有激发灵感的重要作用所以必须精挑细选感觉对了才能编曲(这其实是今晚上课部分弹幕的讨论hhhh)

对于这样的争论我们当然是采取折中说(?)先挑一个差不多的,编累了就打开一个新轨道,也不用管它是什么乐器,美美从买了就在吃灰的音源包里面选一个见都没见过的合成器挂上去,在预制音色列表里面随便按一按。因为这个时候你已经累了,如果不是很惊艳的音色你都懒得抬一下眼皮。所以这个时候还能让你坐起来的音色一般是真的真的很不错。

像《When Magenta Turns Pink》这首歌(终于绕回了主题)里面4:23开始那个lead的音色就是这样挑选来的。当时就是觉得结尾还需要再来一段但音色必须得换了,换什么不知道,好累,要不今天先这样,哎还是随机挑选一位幸运观众吧,打开arturia V collection随便选一个合成器(至今没认全),预制列表里面随便点点……发现这个意外地不错,精神为之一振,也不觉得累了。

而且它确实给了我灵感,我想让它有点像吹口哨的感觉,尤其是在乐句的开头。我的合成器知识终于派上了一点点用场,具体怎么操作的我也不太记得了,好像是加了点 pitch env 还是啥,总之那个界面确实看不懂但也算实现了我想要的效果。(我也不知道怎么实现的。理论上如果你买了一个合成器你应该先研究一下说明书)。

这首里面的那些没有歌词的人声也是合成器来着,印象中是在还没有几个轨道的时候我就累了(?)然后开始闲逛随机抽取音色,抽到这个觉得好玩就用了,甚至是作为一个主要轨道。

所以,编不动了就去看看音色(抱着随便逛街的心情,而不是要去超市买一大堆生活必需品的沉重心情,这一点很重要),碰到喜欢的音色就可以继续编下去,把找音色当成一种奖励,这就是我的永动机(。)不需要什么音色都找好才能开始做。当你打开Live你都不知道等会儿能做出什么来,多么刺激,打开一大堆音色你也不知道会选中谁,交给命运,碰到就是缘分,来我的歌里坐一下。

不知不觉啰嗦了快3000字了……照例附上时间记录,下一期可能要晚几天更新(真就变成连载了。。。

 
阅读更多

from maki

180天发9首歌的创作过程分享(5) 7.March Snow on the South Fifth Ring(Ambient Techno) https://open.spotify.com/track/1CC20trGfLYUBYg4su1pqx

这首歌如名字所示,也是来自一个生活中的场景。开头部分的旋律还有音色是之前做别的歌试音色的时候乱弹的,感觉不错就存下来了。后来再听感觉普普通通,没有了当时那种眼前一亮的幻觉,但放在intro也还行。

至于主体部分(大概三分半到四分钟的这段)是现编的。现编的意思是,打开live就是写,脑子里抓到什么想法就放进去,感觉差不多就留下。颇有一种狗急跳墙的感觉。这首歌基本大部分东西都是这么弄出来的,不过也有个别pattern因为太难听(我自己已经感觉不出来)而失去了与听众见面的机会。

那段时间就是每次打开live都必须看到实实在在的推进才可以,不然来不及了。心态是一方面觉得我肯定能做完,一方面觉得做不完了做不完了急急急急急我是全世界最着急的人,一边还有点享受这种好像快完了但又没完的刺激(……)而且不知道为什么在这种状态下写出来的东西好像更容易打动自己,可能是某种吊桥效应吗……也有可能是有了前面几首歌的经验所以到这个阶段水平是有一定的提高吧。

虽然我一开始自我感觉良好,但这首歌一开始的版本是四分多钟,最后活活改到七分钟。

本来我对音色这个东西就不是很擅长,也没怎么捏过。基本都用别人捏好的音色,时间长了更不愿意自己捏了。捏音色的水平跟对音色的审美其实是两个问题,但又互相关联。上课的时候我的合成器就学得很一般,这两天跟着第五届的同学听合成器的课还是时不时走神(捶胸顿足)。不过这个事情还是要持续研究下去。一次外向换来终生自闭(bushi),在把音色搞得比较明白之前应该暂时不打算写纯Ambient了。

总之,当时的情况,一时半会想改成像样的Ambient是不太可能,所以就选择了往Techno方向走,需要加比较多渐进的段落。这也是这首歌的修改时间显著更长的原因。

多说一句这首歌我最喜欢的是一直在耳边晃的那个低频的声音,为了模仿下雪天刮大风的感觉我刻意保留了Side 端的低频。做的时候不太有把握,不过最后效果还不错。

 
阅读更多

from maki

180天发9首歌的创作过程分享(4) 6.《Reboot Failed》(Jersey Club) https://open.spotify.com/track/40bAqdPFqXdp89sWKenDyp

这首歌的制作时间不到 30 小时,但前后用了整整一个月,因为那段时间在找房子、搬家,中间电脑还烧了一次,扛到中关村去修(电脑坏的时候还在保修期内,但是寄修要小半个月,实在等不了)。就是在那个时候我确定改掉原来的主题(本来也还没怎么写),用这首歌去描写电脑坏掉的经历。所以找了很多科技感的人声采样放进去,还有一些电流的声音,风扇的声音之类的。

中间有一个星期因为搬家收拾的关系,完全没有机会碰Live。那段时间就有点心慌,好像一天不打开Live,就会忘记怎么操作。后来发现确实是需要点时间找回感觉。尤其是这种曲风我也不怎么熟悉。

做这首歌的时候主要看的是这个视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I9Sq8FrYto 它有几个优点,首先声音和画面都很干净,口齿清晰,能让人看得进去。其次看起来一个小时就能从零开始做出一整段歌,给人信心。但最后我也不记得看完了没有,因为我总是看着看着想到点啥,就跑去自己的工程里面鼓捣鼓捣。这也是这个视频的优点,它可以激发创作欲望(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我本来就有创作欲望和拿回押金的欲望)。

我觉得平时可以多收集这样的视频还有参考歌。什么视频你看一点就想自己动手了,什么歌你听了就想从床上蹦起来自己也写一首,什么书你读两页就想自己也写点啥。创作的过程中感到疲惫或者被生活事务打断几乎是不可避免的,需要提前储备一些应对这些情况的精神食粮。

其实这首歌做得差不多发给队长的时候,他说,这确实是一首歌,但不像Jersey Club,但他也不知道像什么。我想,这就是试图速成的后果。但我又想,有五下底鼓就可以了。主要是这歌的完成度已经可以发给老师了。至于曲风我觉得不是最重要的,实在不行到时候还可以填电子曲风……后来确实小改之后就通过了。

老师说设计得挺好。(苦笑,根据真实经历改编)。设计的时候想的是尽量去描绘那种感觉就可以了,因为这件事情是自带故事线的,从一开始的welcome,到中间出了点问题,然后问题怎么也解决不了越来越焦虑。我觉得到这个程度就可以了,到最后没有做得特别夸张或者爆发之类的,觉得那样就过头了。

这首歌的 lead 印象比较深,是在二月中旬,也就是还在做trance那首的时候,某天忽然想到就哼出来用手机录下来的。当时随意把这段录音命名为Jersey Club,然后就放着了,直到做这首歌的时候翻出来,觉得试试看吧,不太确定行不行。然后发现一段旋律自己哼出来,跟放到live里面换换音色稍微编一编,效果是很不一样的。这一点还蛮重要的。不要因为一个动机或者一个旋律哼起来感觉普通就放弃它,我们还处于经验不足的阶段,可能对声音的想象力还比较局限,判断不一定准。写下来多试试音色,多摆弄摆弄,也许就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是我的第六首歌,此时距离 180 天的结束,只剩下一个月了。也就是说平均需要十天完成一首歌。所以我打算接下来还是做纯音乐。我经常在一首歌还没做完的时候就思考下一首歌要嚯嚯什么曲风。这次想做一个 ambient。但后来由于音色太烂不适合走纯 ambient,最后做成了 ambient techno(没有说 ambient techno 不好的意思……)

 
阅读更多

from @xczzong

6.26 周四

早上:肯德基 1.画画 上午: 1.画画,画的精神大崩溃 中午:吉野家 下午: 1.漫无目的的过了,打了打游戏,奥日、死亡细胞、空洞骑士 晚上吃的,和家里人下馆子 晚上: 1.看了去年9.13-9.15的嘟文 2.遛达回家的

8点多躺下 9点多在玩肉鸽 10点出头睡的

 
阅读更多

from @xczzong

6.25 周三

早上:吃的罗森寿司+周二多买的一瓶咖啡+魏家凉皮的粥 早上:梳理自己?刷星屑(这个有)?,忘了 上午: 1.多邻国,卷 2.死亡细胞 中午:达美乐披萨,意大利面+奶油蘑菇汤+鳕鱼粒+咖啡+小热狗(没吃完,辣酱太辣了,还有我点多了) 下午:去医院取报告 因心情烦躁大量嘟嘟 四点到家,看了得有1小时视频(可能也未必到,期间吃西瓜,刷星屑) 晚饭:吃了一角饼配了4瓣蒜+几片玫瑰肠 晚上: 1.画画 2.同人尝试失败,又发现大问题,不会上色阻碍了我,要去学

 
阅读更多

from @xczzong

6.23 周一

早上: 来上班的路上就一直刷嘟嘟,偶尔发一两条自己的想法 早上喝的瑞幸咖啡+吃的瑞幸的面包 上午: 1.做多邻国,任务做完了,经验刷到500多了 2.刷嘟嘟,在星屑表达自己 中午吃的吉野家 午休:在星屑表达自己 下午: 1.在星屑表达自己 2.玩fsn 晚上吃寿司郎 晚上: 1.玩星屑 2.画画 画了有1小时

 
阅读更多

from @xczzong

6.24 周二

早上: 1.刷星屑 2.欣赏自己昨晚的画 早饭:罗森寿司+星巴克咖啡(瓶装)+微凉凉皮的粥 上午: 1.画画 2.多邻国 中午:吃的手工水饺 下午: 1.画画 2.死亡细胞 晚上:吃的西瓜,意犹未尽 1.画画 2.洗了头 3.画的效果不佳,很早就睡了,大概9点多

 
阅读更多

from @xczzong

6.22 周日

昨天:感受很好,很充实,我觉得我对人生的理解与感受又有突破了 早上: 1.心情不好,我去排解了,排解完了 2.在星屑梳理自己的感受并发表大ego 上午空腹在医院抽血,抽了一上午 吃饭前买了瑞幸,果蔬汁 中午吃的回转寿司,寿司+咖喱乌冬,非常好吃的一顿饭,给我吃爽了 下午睡了3个半小时 晚上吃了土豆丝+杂粮粥 1.自从睡醒后一直玩星屑,表达自己+间歇摄入网友动态 2.吃完饭又在呜呜表达口味 3.到睡觉的点了(大概有9点半左右)开始更新光遇,大更,更完了带小号跑 4.玩着光遇开始伤春悲秋 5.不继续玩了,下了,又在星屑表达自己,陷入回忆,拾取回忆中美好的碎片

 
阅读更多

from maki

180天发9首歌的创作过程分享(3) 4.《Pulse of a Dizzying Glow》(Trance) https://open.spotify.com/album/5qhgeeTQdRnXP2DLyOdw3V

已经忘了是怎么决定第四首歌做trance的,大概是想着除了pop还有什么曲风是可以比较突出人声的吧。在这之前一共也没听过几首trance,以至于参考歌找得都不太准,找的三首参考歌只有一首是真正的trance(如果有很喜欢这种曲风的同学读到这里,私密马赛)。

说到参考歌这个事情我应该是一个反面教材。理论上确定要做什么风格的时候应该把参考歌也定下来了,而我经常歌做完了才想起来:忘找参考歌了。然后根据已经做出来的东西去找相似的参考歌(倒反天罡……)。

后来我反思这个事情,觉得可能是因为参考别人的歌对我来说不够直观,所以内心有点抗拒。更直白点说,扒歌水平不够,复刻不出来。

当然做之前还是会去听一些这个曲风的东西,但谈不上参考,只是找找感觉,试图获取对这个曲风的简单印象而已。能抓到一点印象已经烧高香了。真想快速学习怎么编写的话,还是找点视频教程来看比较适合我。

看视频的时候总是抱着一种我能偷点什么的心情,这是一种兼顾轻松和高效的心态,推荐大家试试看。如果你想的是我要学习了,那可能容易累,甚至很难开始。但如果想象自己是来偷东西的,那就不一样。首先你得快速浏览,不能太纠结,从一大堆视频封面标题里面选一两个最顺眼的点进去。然后你在看的过程中会有一种,往好听了说叫求知若渴,往难听了说叫急功近利的兴奋感。最后,如果偷到了东西(马上在自己的工程里试一试),会格外开心。如果没偷到,就当跑一趟锻炼了身体,增长了见识(。)

不过基本上看完一个视频不太可能什么收获都没有,或多或少总有一点你之前不知道的事情,只是能不能立即应用的差别。所以我很推荐看完一个视频觉得有帮助的话就把感想记下来顺便收藏一下,有点像读书笔记的概念。

做这首歌的时候已经是2月份了。其实毕业后的180天真的过得很快。感觉刚毕业没多久就到元旦了,接着就过年了,过完年就2月了,而4月就截止了……我记得我当时非常急躁。因为觉得照这个速度下去肯定做不完9首歌。加上trance又是一种很狂躁的曲风(根据我片面的理解),所以我的状态加倍狂躁。vocal录得不好,混音做得也不仔细。属于比较勉强的过审。过审的时候是半夜快两点了,立刻关了电脑倒在床上,心情是我需要改变路线了……

(真的很仓促,混音和母带的时间记录都是不准确的……)

5.《Transparent Daydream》(House) https://open.spotify.com/album/1plEsqHIpCBRFZ4bvqjHB5

做完第四首歌,我非常确定要让脑子冷静点,所以打算做一首风格清新一点的。还有就是非常重要的:累了,这次不写词曲也不唱了,省时省力……(。结果后面好几首都这样,这就是人的惰性吗、、、)

这首歌的主题和曲风基本上是同时确定的。主题或者说画面、场景、氛围这些东西对我来说蛮重要的,不早点确定下来的话,会有一种不知道在写什么的迷茫。如果知道了想要描绘什么样的画面,那么在选择音色、写旋律甚至找fills采样的时候都会比较有目标感。

这首歌的 bass pattern 我还挺满意的,而且没怎么试就写出来了。但还是不太自信,在副歌部分非要写另一个(难听的)旋律。队长说没必要,还不如这个好的 pattern 捅到底。副歌部分原本还有一个音色,因为我觉得副歌需要热闹一点,加上去之后又不太满意,删了很多音符,音量调小了,但还是不太满意。果然老师说听着很乱,我就直接删了。终于舒服了,真没有必要强行追求所谓的热闹。

这两件事让我意识到什么叫画蛇添足。如果一个东西你加上去改半天还是觉得不太舒服,可能最后还是要删掉的。同时我也确认了做过几首歌之后我的感觉有变好一些:我觉得好的部分被证明是好的,我觉得不太有信心的部分被证明确实需要删掉。

这是我第一次大量用人声采样做歌,在挑选采样的时候也费了一些工夫。出于省事的考虑我从一开始就打算用讲话而不是唱歌的采样。也是为了避免听众搞不清楚 FanDog 唱歌到底什么声音。但后来还是有朋友听了这首歌之后问我,你的声音为什么变得这么有磁性。我说因为那是别人的声音(○´・д・)ノ

这首歌从2月中旬做到2月底,总共用了29个小时,算是挺顺利的,让我觉得还是有希望做完9首的,并且接下来还是采取做纯音乐的策略(逐渐偏离了专注Pop的人设)。不过我还是想多探索一些曲风,于是又开始找什么曲风是我没做过并且听起来不太难做的,然后把魔爪伸向了Jersey Club。

 
阅读更多

from maki

180天发9首歌的创作过程分享(2) 2.《Halo and Strings》(Pop) https://hemrecords.bandcamp.com/track/halo-and-strings 这首跟上一首一样也是十月中下旬写的。不过因为上一首花了太长时间,这首真正开始编曲已经是接近年底了。中间还有十天出去玩了完全没开电脑。

其实我内心有点抗拒编这首歌,因为不知道怎么编。风格跟上一首很不一样。确切地说,我对慢歌的编曲有一种恐惧感。虽然这首也不算特别慢(BPM 80,上一首 100)。

写歌的时候没想那么多,没有刻意说一定要写什么样的风格,写出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了。写完感觉还不错,但是编的时候非常发愁。(现在想来,这不完全是能力的问题,主要还是缺乏经验。)经常望着空空的轨道不知道该干嘛,抓耳挠腮。发愁到即使没坐在电脑前面也在想这个事情。

在这期间有一天晚上我去看演出,不知道怎么就走神了开始想编曲的事情,突然觉得啊要不这首中后段再进鼓吧……还可以找某种鼓的音色试试(然而最后被换掉了,这是后话了)。怕忘了就记在手机里面。

出去玩回来的高铁上也在想这个事情,盯着车窗发呆的时候突然想出来第一遍主歌的时候可以唱一句空一会再唱下一句(显得比较舒缓),间奏之后的主歌可以一句接一句连着唱(显得比较紧凑),这样可以制造出差异。

想出来这个做法我非常开心,虽然在有经验的人看来也没有多特别,但那种“就这么办,应该不错”的感觉是令人兴奋的。

所以其实有很多思考的过程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大脑的后台一直在运行,才会有灵机一动的感觉。

编这首歌的过程中还有一个体会就是,如果你觉得这一段太空了,少点什么,那就写点段旋律放上去。

这好像是一句废话……但如果你跟我一样,经常不自觉陷入对着电脑长时间干想什么都没推进的状态,可以试试。印象中编间奏的时候就发呆了很久,没有进展觉得浑身难受,但真的开始写的话,几分钟就写好了,试了几个音色,改了几个音,就觉得哦这好像就可以了。就有点不知道踌躇了那么久是在踌躇什么(可能脑子还在开机)……

这首提交审核以后要改的也不算多,但是鼓又要换掉,这让我陷入了沉思(。)还犯了一些低级错误比如某些轨道的音源掉线了,不出声,但我没发现,就那么导出去交上了(Arturia 修修你们家那破网吧)。

照例放上用时统计。其实编曲时间跟第一首差不多。差别主要在修改时间上。这一首的鼓比较简单,改起来比第一首快很多。而且做第一首的时候处在一个什么流程都是第一次摸索的状态,所以就是会慢一些。大家做第一首歌的时候也多给自己一些耐心吧。

2-1 2-2

这首做得差不多给队长听的时候,他说很好啊很厉害啊为什么之前作业里面感觉没有体现出来。

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但直到现在我也不清楚。可能比起限时完成任务,我更擅长自由创作。可能我反射弧太长,开窍比较晚。但我想说的是即使作业做得平平无奇或者有一些缺憾犯一些错误也不要灰心,这并不代表你以后做不出歌来。(但是作业一定得做。我一次也没落下过♪(´▽`))

这两首都是 HEM 子厂牌,当时我还想,我什么时候也弄一个 Underground 啊。没想到第三首就来了(/≧▽≦)/

3.《Birthday Cake》(Pop) https://hemrecords.bandcamp.com/track/birthday-cake

做完第二首歌之后我想试试别的曲风,想写点简单欢快的东西。记得毕业的时候队长说House比较容易(队长还说他觉得Pop最难……)就打算做个House试试。

尴尬的是做出来还是Pop味(顶多有一些些House元素吧)。这件事告诉我们听得少真的很难做得像样(后面我还会一遍一遍证明这个道理)。

House里面人声并没有那么重要,所以词曲就简单写写,一个小时就写完了。句子很短,旋律也很简单。当时正在看《想见你》(到现在也没看完),顺手就把里面过生日许愿的内容写进歌词里面了(:з)∠)做前两首歌实在是有点费脑子,这首就是简单就好,我想歇歇(。)

编曲的时候虽然还是会有迷茫的感觉,不过有了前两次的经验已经比较知道要怎么做,还看了一些速成视频比如这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wU60MeK_b4 (还蛮喜欢这种看了就能拿来用的东西)。

在写词曲的时候没有想得很清楚,把 vocal 录好了以后才意识到还得写点别的,不然撑不起一首歌。基于歌曲的主题很容易就想到用铜管类的音色,找了几个差不多的叠在一起,然后写了一个旋律改了改,印象中没有花很久。第二次出现的时候需要在第一次的基础上有一些变化,就把第一遍的东西复制过来稍微改了改。

有了这两段就觉得这歌基本上可以了,有样子了。写完就确认了它们才是真正的副歌。其实写起来也没费什么劲。

感觉做歌的时候还是要有点即兴的心态,想到点什么都可以试试。不是特别难听的都可以先保留在工程里,慢慢你的工程就丰富起来了,到时候再删改调整会容易一些。

而且很多时候即兴的东西,效果不见得比处心积虑写出的东西要差。比如这首歌第3:07和3:14由铜管演奏了两次的那个旋律,就是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所以随手写的。一开始只是放在旁边也没打算用,后来编到结尾突然看到这还有个clip,放进去试试,觉得不错就用了。

这时候又觉得其他地方有点空,想加点fills,又懒得写新的(喂),就把它又复制粘贴摆到空的地方再换个音色。这个小旋律在整首歌里面出现很多次,而且有好几种音色演奏过它,都是即兴+犯懒的结果,但我挺满意(。)。像3:28出现的那三个音符的fills也是,我印象很深因为就是某次觉得差不多了收摊了睡觉了,哎呀再加一点点就一点点,鼠标点两下,哎挺好……复制粘贴,摆一摆位置,就留下了。一些小打还有那个开香槟的fills都是基于“诶要不这里这样一下,感觉会很好玩”的试试看心态放进去的。

关于fills其实第八十几节课就讲到了,后面的课程也经常会提到,但我是做到这首歌才觉得好像能够把握这个东西了。从老师上课讲,到你自己做(但是不太理解),再到你自己做(并且清楚自己在干嘛),这需要一个过程。

上课也好笔记也好,都是老师在用演示或者文字的形式传递他的经验(而且是已经经过浓缩的),那是他的经验,不是你的。就算你全部吸收了,那些经验也只是以视频或者文字的形式储存在你的大脑里,而不是以真实经历的形式储存在你的大脑里。只有开始做作业,你才真的开始积累属于你的经验(但不够多)。等到有了做几首歌的经验,再回去看笔记,你会发现笔记里面说的东西,你都有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与之对应,那种深刻程度是看十遍笔记也无法获得的。

还有就是不要在一个东西上死磕太久,因为你的首要目标还是完成这首歌。如果某项工作你做了很久还是没什么进展,自己也烦躁了,那就放一放,干点别的。找不到很满意的音色,先用个差不多的,开始写旋律吧。旋律怎么写也不满意,那就看看鼓可以怎么改改吧。如果今天就是什么都不顺,那至少可以摆几个效果器做一点基础的混音吧。主打一个来都来了工程都打开了做点什么事情再走吧。反正我是这么调节心态的。

也不排除你就是那种适合死磕的选手。那你可能有你的工作哲学。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在毕业之前就找到的话很幸运,也可能像我做了几首歌才能找到(但继续做下去,积累到某个阶段应该还会有新的变化,那也挺好的)。巧合的是上课期间我也是做到第三首歌那次作业上了绿色榜单。大概我就是需要一点积累才能有手感吧。

因为有前两首歌的教训,这次我提前问了队长,鼓组怎么样,是不是又要换。队长说,要不还是换一个吧。我苦笑……队长说找一个跟参考歌差不多感觉的换上去应该就可以。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不过这首歌出现了前两首都没有的问题,那就是失真和click。修改时间的七八个小时,大概有一半是我在竖着耳朵听这次到底失真没有。一边听一边纳闷为什么前两次都没有,这次却有了。为什么出现了,我却没听出来。逐渐变得疑神疑鬼。最后实在是脑子耳朵都累了,好在提交之后没什么问题并喜提Underground(那天正好是大年初一,对于不喜欢过年的人来说还挺安慰的)。

3-1 3-2

这首歌从开始写到过审只用了两个星期,我自己也没想到能这么快,毕竟前两首都折腾了一个多月。也是做了这首歌之后我意识到我可以更多地信任自己的临场发挥(意思是不知道要做什么但打开Live就是一顿做)。当然也不是每次都好使,之后有好几次灵机一动想出来的东西在提交审核后被整段毙掉(汗),但总体来说成功率高于50%所以我会继续灵机一动 (∩_∩)

 
阅读更多

from 漫游者迷路中

关于二月与三月,我总算是忙里偷闲,随便写上一点。

春天的光很淡, 淡得像一些绿色的水。 春天的光很轻, 轻得像一片飘浮的叶。

实际上我并不太想回想二月,二月对我而言太过痛苦,出成绩之前的焦虑真的要死掉,第一次感受到铁板鱿鱼的感受,但铁板鱿鱼翻来覆去有烧烤香,我翻来覆去就是失眠,果然人和鱿鱼还是差别太大了。在这样的蒸煮烹炸下我最后还是等到了成绩,等成绩的时候觉得出分太慢,等看到成绩又觉得它如同断头台一样迅速地宣判了我的死刑。于是我就这样如无头骑士一样去找工作了。

带着微湿的气息 天空像一张晾不干的宣纸 灰蓝色渗透进每一寸风里……

从出成绩到过面试只用了三天,我朋友说这么顺利是老天爷在推着我走,好吧感谢老天爷,不过我还是希望它能推推其他方面。三月份我要开始工作,我大概有一年的时间没有工作了,突然又要回归岗位我不太乐意,真的是讨厌上班啊,我有厌班症!不过起码第一周我还是可以玩过去的,去见了见朋友,吃饭逛街,帮朋友摆阵……好久没有这么放松,然后就这样坐着卧铺来到了工作的地方。

卧铺的设计,真的很差。我为我不太灵动的攀爬道歉,但是你卧铺就没有99%的责任吗。

到了学校就发现比想象中的更忙,除了自己要带的物理,还要多带一门综合实践,其实就是找视频给学生看,但是因为刚来不太清楚搞得自己有点像无头苍蝇一样手忙脚乱(难道我就要这样无头下去)。课排的很满,晚自习也很晚,真的很忙,不过对教师的管理没那么严还是让我松了一口气。

虽然很偏僻,但是不查教案,只打卡两次,大小周能双休一周,免费住宿,食堂补贴,每天发零食和水果,同事和领导人很好,工资还高。我要为了赚钱拼了。

就这样我还能跑团我是佩服我自己的,虽然晚自习很晚,但我有充沛的毅力进行娱乐活动。顺便一说我又在模组里睡觉了,我在每个模组里都在睡觉,我以后出道就要叫睡觉大仙。但玩游戏的时间几乎下降为0啊!趁着这周末双休我要狠狠打游戏。(前提是我把我房间收拾好)。

写着写着发现三月的文风和二月明显不一样啊,三月虽然很忙但明显我活过来了?!虽然才刚刚开始,但是一个人住的快乐已经有点冲昏我头脑了,希望接下来能好好做自己想做的事吧,至于这一周,你就让我玩玩吧。

 
阅读更多